组成:黄芪 30g、党参 15g、白术 15g、当归 10g、陈皮 6g、升麻 6g、柴胡 6g、炙甘草 6g。
功效:补中益气,升阳举陷。
适应证:适用于脾虚气陷型脱肛,表现为直肠反复脱出、需手托复位、面色萎黄、神疲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,舌淡苔白,脉弱。
方解:黄芪大补元气、升阳举陷;党参、白术、甘草健脾益气;升麻、柴胡升提中气;当归养血活血,陈皮理气和胃,为治疗脱肛的基础方,尤其适合病程较长、体质虚弱者。
2. 真人养脏汤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组成:党参 15g、白术 15g、黄芪 20g、当归 10g、白芍 15g、肉桂 6g、木香 6g、诃子 15g、罂粟壳 10g、炙甘草 6g。
功效:温补脾肾,固脱止泻。
适应证:适用于脾肾阳虚型脱肛,表现为直肠脱出不能自行回纳、面色苍白、形寒肢冷、腰膝酸软、大便溏泄或五更泻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
方解:党参、白术、黄芪健脾益气;肉桂温补肾阳;诃子、罂粟壳收敛固脱;木香理气止痛,白芍缓急止痛,适合脱肛伴严重腹泻、阳虚明显者(罂粟壳需控制用量,不宜久服)。
3. 益气聪明汤(《东垣试效方》)组成:黄芪 20g、党参 15g、升麻 10g、葛根 15g、黄柏 6g、白芍 15g、蔓荆子 10g、炙甘草 6g。
功效:益气升阳,聪耳明目(引申用于升提中气)。
适应证:适用于中气不足、清阳不升型脱肛,表现为直肠脱垂、头晕目眩、耳鸣耳聋、神疲乏力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
方解:黄芪、党参健脾益气;升麻、葛根升阳举陷;黄柏清热(防补气生热),白芍养血,蔓荆子清利头目,对脱肛伴气虚头晕者疗效更佳。
4. 固脱汤(经验方)组成:黄芪 30g、党参 20g、白术 15g、当归 12g、熟地 15g、山茱萸 15g、升麻 9g、柴胡 9g、五味子 12g、乌梅 15g、五倍子 12g。
功效:补气升提,固脱收敛。
适应证:适用于气虚下陷兼肾虚不固型脱肛,表现为直肠反复脱出、腰膝酸软、遗精带下、神疲乏力,舌淡苔白,脉沉弱。
方解: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,加熟地、山茱萸补肾填精;五味子、乌梅、五倍子酸涩收敛,增强固脱之力,适合脱肛病程久、兼肾虚者。
5. 济生肾气丸(《济生方》)组成:熟地 15g、山茱萸 12g、山药 15g、泽泻 10g、茯苓 12g、丹皮 10g、附子 6g、肉桂 6g、牛膝 10g、车前子 10g(包煎)。
功效:温补肾阳,化气行水。
适应证:适用于肾阳不足型脱肛,表现为直肠脱出、形寒肢冷、夜尿频多、腰膝冷痛,舌淡胖有齿痕,脉沉迟。
方解: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,加附子、肉桂温补肾阳;牛膝、车前子引药下行兼利水,适合脱肛伴肾阳虚衰、水湿内停者(需与升提药配伍,如加升麻、柴胡)。
二、辨证分型与加减用药中医治疗脱肛需根据症状辨证加减,常见分型及思路如下:证型症状特点基础方加减用药脾虚气陷型直肠脱出、需手托复位、神疲乏力、便溏补中益气汤脱垂严重加乌梅、五倍子、金樱子;便溏加炒薏苡仁、茯苓;食欲不振加焦三仙。脾肾阳虚型直肠脱出、肢冷腰酸、五更泻、舌淡胖真人养脏汤 / 济生肾气丸阳虚甚者加鹿角霜、巴戟天;腹泻加肉豆蔻、补骨脂;脱肛难收加芡实、莲子。湿热下注型直肠脱出、肛门肿痛、灼热瘙痒、苔黄腻萆薢渗湿汤合葛根芩连汤湿热重加黄柏、栀子、苦参;肿痛加蒲公英、紫花地丁;瘙痒加白鲜皮、地肤子。气血两虚型直肠脱出、面色苍白、心悸气短、舌淡八珍汤加升麻、柴胡血虚加阿胶、熟地;气虚加黄芪(重用至 50g);心悸加酸枣仁、远志。三、外用中药与外治疗法1. 中药熏洗方处方:五倍子 30g、明矾 15g、石榴皮 30g、乌梅 30g、苦参 30g、黄柏 20g、地榆 20g、槐花 20g。
用法:加水煎煮后,趁热先熏蒸肛门,待温后坐浴,每日 1-2 次,每次 15-20 分钟。
功效:收敛固脱,清热燥湿,适用于各型脱肛(脾虚气陷型可去黄柏、苦参,加黄芪、党参煎水坐浴)。
2. 栓剂与膏剂固脱膏:五倍子、龙骨、牡蛎各等份,研末后用凡士林调成软膏,外涂于脱出的直肠黏膜表面,轻轻回纳,可收敛固涩,适合轻度脱肛。
消痔灵注射:虽为西医方法,但中医理论认为其通过药物(明矾溶液)注射于直肠黏膜下,可产生无菌性炎症,促进粘连固定,属于 “以药代针” 的固脱思路,需由专业医师操作。
3. 针灸与艾灸疗法体针:主穴取长强、百会、承山、足三里、气海,脾虚加脾俞、胃俞;肾虚加肾俞、命门,针刺以补法为主,百会可加艾灸。
艾灸:用隔姜灸百会、气海、关元穴,每次 15-20 分钟,每日 1 次,适用于脾虚气陷、脾肾阳虚型脱肛,增强升阳固脱之力。
梅花针:轻叩腰骶部(膀胱经腧穴)至轻微出血,加拔罐 10 分钟,适用于气滞血瘀或兼湿热者(需配合内服药)。
四、单方与民间验方(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)黄芪粥:黄芪 30g 煎水取汁,加入大米 100g 煮粥,每日 1 剂,健脾益气,适合脾虚气陷型脱肛的日常调理。
蓖麻仁贴敷:蓖麻仁 10g 捣成泥,敷于百会穴,用纱布固定,每日更换 1 次,通过穴位刺激升提中气,适用于轻度脱肛。
石榴皮煎剂:石榴皮 50g,加水煎至 100ml,待温后用注射器注入直肠内,保留 10-15 分钟,每日 1 次,收敛固脱,适合直肠黏膜脱垂。
升麻鸡蛋:升麻 10g 装入去壳鸡蛋内,蒸熟后去药吃蛋,每日 1 个,连服 10 日,适用于脾虚气陷型脱肛。
五、注意事项辨证与分期治疗:
急性期(直肠脱出嵌顿、肿痛)多兼湿热,需先清热燥湿、消肿止痛(如用止痛如神汤加减),再予升提固脱;
慢性期以虚证为主,侧重健脾补肾、升阳举陷,疗程需持续 2-3 个月(脱肛易复发,需巩固疗效)。
结合生活调护:
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(如久蹲、便秘、咳嗽),练习提肛运动(每日 2-3 次,每次收缩肛门 30 次);
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多吃山药、莲子、芡实等健脾食物,忌食生冷、油腻、辛辣;
儿童脱肛需注意纠正营养不良,老年人脱肛需防治便秘、前列腺增生等原发病。
重症需中西医结合:
若脱肛严重(全层脱垂、无法回纳)或伴肠坏死,需及时手术(如直肠固定术),中医可在围手术期调理(术前补气养血,术后健脾生肌)。
如需具体用药,建议至正规中医院肛肠科就诊,通过指诊、排粪造影等检查明确脱肛类型(黏膜脱垂或全层脱垂),由医师根据体质与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,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